百科

东海证券:宏观视角看中国企业出海系列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趋势

admin2024-04-25 20:30 4人已围观 下载完整内容

简介在本篇中,我们通过跨国比较视野,回答中国企业出海的三个基本问题:当前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出海?政策对于企业出海的导向是什么?企业出海未来有哪些新的趋势和机遇?企业出

在本篇中,我们通过跨国比较视野,回答中国企业出海的三个基本问题:当前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出海?政策对于企业出海的导向是什么?企业出海未来有哪些新的趋势和机遇?

企业出海的动机:一是突破国际大环境第二次“逆全球化”的约束。全球经济历经多次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波动,目前处于第二次逆全球化的高峰,全球产业链格局呈现出区域化的趋势。二是寻求突破出口贸易的“平台期”。中国企业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际贸易壁垒增加的挑战,出口贸易增长遇到瓶颈。

政策导向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政策经历了从严格监管、到鼓励企业出海、再到细化产业导向的转变,目前的政策侧重引导国企基建能源出海、民企新兴制造业有序出海。2000年以前,我国的对外投资政策以严监管和限制为主,2000年以后,“走出去”战略提出,我国开始鼓励和支持对外投资。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支持更具有区域和行业导向性。2023年,“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出海投资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倾向越发明确。

中国企业已有的出海投资格局呈现出以下趋势和特征:1)中国企业出海正迈入成熟期和理性期。2)过往的企业出海以制造业企业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和销售网络居多。多数已有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采用的依然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模式。3)已有的生产型投资呈现出靠近需求地的特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主要出海设销售网络,出海建厂的反而是具有其他方面竞争优势的制造企业。4)同一地区投资的行业密集程度高。5)以通过金融监管差异和税收机制套利为动机的出海广泛存在。近两年来还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在投资形式上,2004年-2018年主流的并购投资走下历史舞台,而2004年前流行的绿地投资再次兴起,可能意味着企业的出海动机正在切换,出海投资和海外收入的相关性将会上升。二是在投资主体上,2020年后的新增出海投资中,国有企业出海的规模占比再次上升。目前看来,国企出海方面的增量可能更大。

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可以根据其国际化开始时的竞争格局分为先发展型和后发展型。先发展型公司,如早期的欧美跨国企业,享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技术自主权,其国际扩张通常遵循从发达国家到发展国家的模式。而后发展型公司,如日本和大部分新兴国家的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常采用成本优势策略,先在发展国家建厂再向发达国家扩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大多属于后发型,但在新兴产业如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部分企业展现出先发展型的特征,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领域快速崛起,形成了特殊的出海模式。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自上而下地在资本市场中寻找具有出海增量的企业的办法:首先判断企业所处的行业属于哪一类型,然后再根据其行业特征判断其出海策略是否能带来竞争优势。对于后发型企业,关键在于海外投资是否带来实际上的成本优势;对于先发型企业,关键在于是否有效拓展发达国家市场、绕开贸易壁垒;对于已有海外生产布局的“前”先发型企业,关键在于是否及时向开拓发展中经济体市场转型。此外,国有企业具有资金和政策上的天然优势,在“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企业占比提升的趋势可能仍将持续,国企出海或将长期向好。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政策和法律遵从风险;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

  • 微信公众号

下载完整内容

文章评论


评论0

    站点信息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