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化学:Q3业绩同比增速维系,新材料项目放量在即

admin2022-11-25 17:35 298人已围观 下载完整内容

简介中国化学(601117)事件描述10月28日晚,中国化学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00.53亿元,同比增长33.41%;实现归母净利润37.20

中国化学(601117)

事件描述

10月28日晚,中国化学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00.53亿元,同比增长33.41%;实现归母净利润37.20亿元,同比增长28.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09亿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

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维系,波罗的海等大项目顺利推进

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维系,波罗的海项目顺利推进。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0.53亿元,同比增长33.41%;实现归母净利润37.20亿元,同比增长28.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6.09亿元,同比增长32.26%。单季度来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55亿元,同比增长32.82%,环比增长14.55%;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10.9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同比增长9.95%。公司今年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加强项目承揽力度,同时精心筹划组织施工,特别是波罗的海等大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公司三费管控合理,多重因素推动公司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维系。

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有望持续提升管理层积极性

公司已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公司此前制定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现已实施,9月26日,公司以4.81元/股的授予价格向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共计491名激励对象授予6066万股限制性股票,本计划有效期自限制性股票登记完成之日起至激励对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解除限售或回购注销之日止,最长不超过60个月,限制性股票分三批次限售,各批次限售期分别为自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利于公司加快健全自身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使核心管理人员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公司内部成长原动力,提高公司自身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坚持“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新材料项目放量在即

以技术实力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突破“卡脖子”技术加速产业升级。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协同在核心板块掌握并拥有成系列的专利工艺技术和专有工程技术,同时,公司下设“1总+多院+N平台”研发平台体系,成立了日本分院、北京房山实验基地、日本筑波实验室,累计拥有上千项授权专利和上百项专有技术。同时,公司借助自身研发能力,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等“卡脖子”技术,己内酰胺项目通过技改产能提升至33万吨/年,创全球单线最大产能;全资子公司中国天辰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继丙烯腈装置、己二胺装置成功开车后,20万吨/年己二腈装置顺利打通全流程,开车成功并产出己二腈优级产品;依托合作开发的硅基气凝胶技术,华陆新材气凝胶项目于2022年2月成功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目前该项目开车正常,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公司子公司化学工业第三设计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中化学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可降解塑料PBAT项目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产出优质PBAT聚酯产品;此外,公司POE、MCH、环保催化剂、尼龙12、PBAT催化剂、废旧轮胎裂解等项目均进展顺利。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硅基新材料、可降解材料、新能源领域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公司坚持“技术+产品”一体化发展战略,一方面将加速我国高端新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另一方面也将使公司抢占市场先机,未来有望集中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13、78.59、107.07亿元,同比增速为27.6%、32.9%、36.2%。对应PE分别为7、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5)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 微信公众号

下载完整内容

文章评论


评论0

    站点信息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