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大同证券: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坚定自信,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dmin2024-07-19 22:30 43人已围观 下载完整内容

简介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北京时间2024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

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北京时间2024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并在7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我们通过对公报的内容的学习理解,总结出六大要点,具体如下:

要点一:构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框架,明确目标,确定时间,聚焦方向,系统部署。从总体目标到完成时间,从发力方向到具体工作部署,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是未来五年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最核心的指导性纲领文件。

要点二:14项重要部署定位清晰,协同发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14项部署中,既有支撑性的保证和保障部署,也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性部署,同时也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要求,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与标识,还提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要点三: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突显出对年内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下,我国下半年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尤为重要,政策的力度与广度或将扩大,需要继续关注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具体部署。

要点四: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民营企业发展吃到“定心丸”。两个“毫不动摇”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领域的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协调,既要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战略功能价值,也要充分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民营经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点五: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被提到重要位置,并做出重要安排。本届公报新加入新质生产力,并对新质生产力做出发展要求“因地制宜”。这就是要求在依托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动能上推动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提升市场资源效率,要结合实地的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布式的、高效的新质生产力,也体现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协调性、精确性与平衡性。

要点六: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财税改革是保证中央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分配,金融体制改革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涉及到社会资源的分配与新动能的健康发展。当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时期,金融体制改革是现有金融机制的转型升级,能够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联通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动荡

  • 微信公众号

下载完整内容

文章评论


评论0

    站点信息

    • 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